集成电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58年,当时美国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研制出了第一块集成电路。
它是由晶体管、电阻、电容和开关组成,其功能是:接收输入信号,进行数字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以输出信号的形式展现出来。
1960年,美国集成电路公司(ICC)推出了第一块可以集成多达10亿器件的宽带集成电路,标志着集成电路真正进入电子技术世界。
十年后,德州仪器介绍了它的新产品,即64元比特存储器,它是一种8位字长的可编程存储器(PROM),它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集成电路时代。
1980年,出现了可编程控制芯片(PLC),它是将多种控制功能集成到一块芯片上的现代控制技术。
1990年,高集成度的微处理器出现了,它是由一组改变处理器或微控制器功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组成,同时它也是当今电子行业的重要成就。
集成电路的概念和分类
集成电路的概念指的是将半导体与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晶体管等)、连接件(布线、焊盘等)以及其他元件(如振荡器等)按照一定的图案和原理以微小的半导体器件积成的电子元件,它是面积小、重量轻、功能强大的一种新型的电子元件。
集成电路的分类主要有晶体管积成(TTL)、集成电路芯片(IC)、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小规模集成电路(SOS)和系统集成电路(SIP)。
晶体管积成(TTL)是将晶体管和复杂的线路整合在一个小的芯片上,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稳定可靠等特点。
集成电路芯片(IC)是把外围晶体管,电容,电阻以及其他复杂线路和中央处理器整合在一个小的芯片上,实现芯片内多路功能的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是把多达几十万个晶体管和复杂的线路组合在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上,拥有较高的集成度、较高的功效。
小规模集成电路(SOS)是用少量的晶体管以及简易的电路组合起来而成的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
系统集成电路(SIP)是把多达几十个晶体管和晶体管芯片内的复杂线路和计算机处理器组合成的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体积小、功耗低且可以实现几乎所有的系统功能功能。
集成电路怎么分类
集成电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其中一种可根据功能分类,集成电路能够执行时间处理,电路保护或者其他用途。此外,它们也可以根据技术竘度和复杂度分类。
具有低功耗要求,小尺寸和最新技术制造的集成电路可以被特殊分类,以及根据用途和执行效率分类。
集成电路还可以根据其结构设计分类。例如,用于执行复杂任务的集成电路可以分为比特、段和芯片等。它们也可以被分为一般和集中型的。例如,集中型的集成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单元和专用处理器等。此外,可以根据模式分类,具有各种不同的模式,包括触发型、变量模式、轮转模式、时钟控制模式等。
最后,集成电路可以根据封装方式分类,例如,空气封装、水晶封装、热膨胀封装、水平封装和垂直封装等。每种封装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都可以根据具体工作要求来选择。
总结而言,集成电路可以根据功能、技术状态、用途、结构设计和封装方式等进行细分和分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117百科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